復盤整個測試事件,理想正面臨著比物理定律更復雜的“現實阻力”。
8月6日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官方刊發了理想汽車、中國汽研和東風柳汽三方聯合發布的《關于理想i8碰撞測試相關事件的聯合聲明》。聲明中,理想汽車與中國汽研就此前碰撞測試而引發的爭議向東風柳汽致歉;同時,三方共同倡議良性競爭、回歸產品本質。至此,喧囂一周時間的三方爭議正式畫上句號。
在此之前,7月29日的理想i8發布會上展示了新車與卡車正面撞擊的測試視頻。視頻中重2.6噸的理想i8以100公里/小時的相對速度撞向8噸重的乘龍重卡。在歷經兩次撞擊后,i8的A柱、B柱、C柱、門梁均無變形,而被撞測試卡車在碰撞中車頭前傾,四輪離地。視頻顯示,測試用的卡車車標為東風柳汽旗下的乘龍卡車,卡車車身上則貼有“中國汽研超級試驗”的字樣。
該視頻一經發布,便迅速引發業內與廣大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激起了大量爭議。盡管理想汽車聲稱視頻內容是對用戶真實交通場景的模擬,且有第三方機構中國汽研提供背書,但視頻中呈現的反常識視覺畫面仍瞬間引爆輿論。
很快,這一畫面便遭遇物理學家和卡車工程師的專業性質疑——“依據動量守恒定律,2.6噸的小車怎能撞飛8噸的卡車?簡直要把牛頓的棺材板都掀翻了。”
拋開物理定律層面的爭議,外界更關注此次測試是否合規。此次理想i8與乘龍卡車對撞測試的執行方正是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簡稱“中國汽研”)。其前身為1965年成立的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2001年轉制為企業,憑借行政授權與車企合作,以提供測評認證等服務盈利。
據知情人士稱,此次測試由理想制定大綱、中國汽研執行,但理想和中國汽研的聲明中未披露諸多測試細節,難以令人信服。理想汽車僅表示“本次測試合乎標準”。
這就意味著此次碰撞測試不過是雙方商業合作,測試結果已然既定。從后續反應看,理想汽車并非故意造成車頭斷裂,或因鎖止機構未鎖好,抑或涉事二手卡車因多次被撞導致鎖止機構老化,才產生了這一結果,而理想汽車顯然認為這樣的效果更具沖擊力。
當然,即便拋開商業合作的因素,這場測試本身也是“失智”之舉。在業內看來,理想i8與卡車的碰撞測試本身就存在認知誤區,容易讓用戶產生“小車可與大車抗衡”的錯誤認知,而這無疑是極具危險性的。畢竟,駕校教練與交警早已反復強調,行車時需注意避讓大型車輛。
值得關注的是,理想i8碰撞測試爭議似已引發“蝴蝶效應”。自i8上市以來,理想汽車一周內始終深陷輿論旋渦,就連理想車主也莫名遭遇無妄之災。僅8月3日0時至早7時,某平臺就集中出現45篇主題為《以前真沒注意,理想車主,沒有意外,一律亂停車…#理想車主》的相同視頻。即便在凌晨時段,這類密集攻擊也未曾停歇,且至今仍在持續。
基于此,8月7日上午理想汽車法務部官微發文稱“近日,公司收到多位車主舉報,反映各網絡平臺集中出現大量針對理想車主負面評價的誤導性信息,極大損害了理想汽車用戶形象,致使理想汽車用戶線上線下生活遭受嚴重侵擾。”
而在此之前,理想汽車已因產品定義偏差以及碰撞測試爭議等因素對i8進行配置和定價策略的糾偏。8月5日,理想汽車官宣調整i8的配置與定價。調整前,i8分Pro、Max、Ultra三款配置車型,分別售價32.18萬元、34.98萬元和36.98萬元。調整后,只保留一個版本,定價33.98萬元。
對此,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對齊的價值定義,聽大家勸!”
實際上,此次調整原因是在i8上市之后,理想收到了很多關于版本配置的質疑,尤其是“冰箱彩電”這樣的招牌在入門款上不僅沒有標配,甚至還無法選裝,所以理想i8的改變思路也是從這些質疑入手的。
當然,這其中或許有避免重蹈MEGA覆轍的考量。但相較于此前MEGA因遭惡搞而折戟,此次因自身營銷“翻車”,更可能讓過往心血付諸東流。
“去年,理想MEGA遭遇了汽車歷史上最大的抹黑事件。”從李想的表述中不難看出,理想汽車對MEGA的挫敗感至今未散。尤其是在理想L系列面臨大量“平替”產品的市場環境下,其在純電領域的“第二槍”顯然不容有失。
如今,距離理想i8正式交付已不足半月,此次緊急調整后的市場表現,不僅將決定其“二次觸電”的成敗,更關乎這家新勢力車企下半年的業績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