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們交出了價格戰暫停、“反內卷”后的第一個月銷量。
7月初,比亞迪、吉利等車企放棄“一口價”的低價賣車模式,體量更小的造車新勢力因此獲得喘息空間。但這不意味著競爭烈度下降,7月只能算汽車業競爭的中場休息,只是頭部公司還沒找到新的競爭錨點。
回看整個上半年的銷量,除異軍突起的小米和成功翻身的小鵬外,多數車企距離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還有較大距離。
今年下半年或將是大部分車企階段性“最后的狂歡”。新一輪購車周期可能在今年年底結束,汽車換購、購置稅減半等優惠政策也可能在年底結束。
在這個意義上,下半年是大部分車企最后爭奪排位的機會。如果在這輪購車高峰末尾搶到有利位置,當周期過后,可能就要花更多力氣追回來了。
本期《車圈脈動》VOL.8,帶大家簡略一覽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競爭形勢。
【新能源汽車品牌交付情況】
新能源汽車品牌7月數據如下——
自主品牌方面,比亞迪和吉利依舊引領中國新能源的大盤節奏,有點“比降吉升”的意味。
比亞迪7月份銷量 344296 臺,其中乘用車341030臺,環比6月下降 9.7%。比亞迪主品牌雙網、方程豹、騰勢等細分品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地環比下滑。
吉利新能源車型(涵蓋吉利、領克、極氪品牌)7 月新能源車型銷量突破13萬輛。其中,銀河品牌銷量達到95043臺,同比增長237%(僅星愿一個月就貢獻了44286臺),極氪科技集團銷量為 44193 輛。
【理想、埃安走了下坡路】
零跑在 7 月實現交付創新高,突破 5 萬輛,站穩新勢力榜首。截至目前,零跑年度目標完成率已經達到了45.30%(銷量目標為60萬臺)。零跑在 7 月上市了兩款新車——零跑C11和零跑B系列首款轎車B01,售價覆蓋 10 - 18萬元,依舊是主流走量的市場區間。
另一家表現亮眼的車企是小米。憑借SU7、YU7兩個爆款產品,已經讓小米排滿了生產節奏。小米汽車一期工廠 2.4 萬的產能早已滿載,7 月份投產的二期工廠將成為之后交付量繼續沖高的關鍵。
在同比上漲的大勢中,理想和埃安出現同比下滑,尤為顯眼,但原因并不相同。理想在 7 月底推出第二款純電產品理想i8,但上市之后反響平平,據我們了解,截至7月最后一天,理想i8的訂單量在 7000 左右(理想還未發布戰報公布訂單量)。除了純電車型的壓力,理想L系列正受到其他車企不同維度的攻擊(虎嗅汽車曾在《理想汽車,壓力山大》一文有過分析)。
埃安的處境更為艱難。網約車市場飽和讓埃安從高位一路走低,埃安今年已通過多種營銷方式進入C端市場,包括和郭麒麟的合作、和奶龍的聯動等,但銷量依舊承壓。
鴻蒙智行,依舊靠問界撐場面。問界系列全系共計交付 40753 輛,占比超 85%,其他“三界”表現平淡。
【下半年,競爭還將升級】
上半年已經打響了“全民智駕賽跑”、“價格戰”等戰役,市場一度陷入混亂。后來隨著監管介入,智駕亂象有所收斂,價格戰的競爭也開始從面上消失,市場競爭不再只追求低價,而是逐漸回到產品力層面,開始“真刀真槍”的比拼,格局洗牌在即。
金九銀十旺季即將到來,多數車企手上的牌還沒出完。據不完全統計,鴻蒙智行至少有5款新車上市,包括享界S9T、尚界H5和全新問界M7、智界R7、智界S7改款;零跑手上還有旗艦D系列、零跑 B05 兩張牌;蔚來ES8、樂道L80 即將上市;理想還有另一款純電車型理想 i6 未發。
家庭增換購需求存在,純電即將迎來更大市場空間,競爭也將升級。今年年中,純電大六座SUV產品上市熱潮,理想i8 和樂道L90已經率先出牌,純電問界M8和六座Model Y也即將到達戰場,瞄中的是家庭用戶的增換購需求。隨著入局者增多,競爭還將進一步升級。
?? 虎嗅汽車點評:
下半年的“大考”才剛剛開始,在銷量目標壓力和競爭壓力之下,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由粗暴價格戰向精細化、產品力為本的深度競爭轉變階段。
品牌要想在激烈競爭中突圍,不能再依賴“價格戰”,而要回歸產品和服務本質。誰能笑到最后,將取決于企業的綜合硬實力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響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