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比亞迪成為國內銷量最好的新能源車企和單一汽車品牌之后,關于這個品牌的各種謠言和攻擊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也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頭部汽車品牌的必然命運。尤其是當下正好處于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交替轉換的過渡階段,傳統車企“扼殺”新勢力的動機和能力尚在,這讓比亞迪這家快速起勢的新能源車企,遭遇到了非常大的輿論阻力。
最近幾天,關于比亞迪汽車最大的負面新聞,就是在成都機場,一輛比亞迪漢“失控”了!根據爆料人的表示,這輛比亞迪因為失控,無法停下來,只能在停車場里不停轉圈,最后比亞迪通過后臺,遠程“剎停”了這臺車。此消息一出,討論和帶節奏的聲音鵲起,這種特斯拉才有的“待遇”,終于輪到比亞迪了。
但是很明顯,這是一眼假的事情,因為很多小伙伴看到現場的視頻之后,就已經能做出判斷了,首先這臺比亞迪在“轉圈”的過程中,車輛四門車窗緊鎖,按理說,如果車輛真的失控,肯定要打開車窗求救,但是并沒有。而且從現場視頻來看,在過彎的時候,明顯有剎車跡象,剎車燈都亮了,車輛能正常剎車,就是停不了,這不是在惡心比亞迪,這是在嘲弄所有車企千千萬萬的工程師!
在幾個小時的時間里,這件事迅速發酵,“比亞迪漢失控”毫無意外登上了熱搜,很多小伙伴都將目光投向了比亞迪,看看比亞迪這邊怎么說,結果比亞迪發了一個不咸不淡的“正在調查”,就該干啥干啥去了。
當天晚上,當地警方發布消息,稱沒有出現車輛失控的情況,是一位司機在機場接不到客單,心情比較郁悶,所以就開車在機場溜達,也就是大家在視頻中看到的“轉圈圈”,最終警方到場之后,是司機自行將車輛靠邊停下的,所以壓根沒有比亞迪后臺“剎停”一說。但是視頻的傳播者,卻言辭鑿鑿說比亞迪漢失控,且廠家后臺介入停車了。
在這場鬧劇結束之后,我們也在第一時間發表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這件事一定不是單純的“吃瓜”網友腦補了比亞迪漢“失控”的情況,如果沒有其他友商的推波助瀾,峨眉山的猴子都不信。原因很簡單,編造比亞迪漢失控的內容,對于除了某些友商之外,沒有任何好處,而編造相關的謠言,我想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抹黑比亞迪漢這款暢銷車型,進而“搞臭”比亞迪,給比亞迪安上“車輛”失控的帽子。畢竟和漢采用同樣零部件和系統的車型多了,如果比亞迪漢“失控”的消息能傳開,比亞迪其他車型也勢必受到沖擊,目標達成!
這已經不是這個月比亞迪第一次遭遇沖擊了。之前有消息稱,比亞迪將投入5年7500萬元,用于國字號足球隊的“留洋計劃”,也就是花錢助力國字號球隊的青訓工作。但是據董路的足球行業人士披露,比亞迪此項計劃提出后,有車企競爭對手發動水軍,以“抵制國足贊助商”的名義,抵制比亞迪……
所以,僅就這個月而言,比亞迪已經遭遇到兩次大規模的輿情沖擊了,這些顯然都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能夠看得出來,友商“亡迪”之心不死,用各種方式煽動輿論來“搞臭”比亞迪,讓比亞迪這個新能源汽車和單一品牌的冠軍品牌沉淪下去,讓創新所得被聲浪裹挾。
只能說現在的比亞迪,成為頭部車企,而且不斷降低新能源汽車售價,讓整個行業的新車購買門檻持續“被迫”下探之后,“高處不勝寒”的感觸可能越來越深了,這也是在一個內卷和無序的車市環境下,成為頭部品牌的宿命,尤其是比亞迪作為專注新能源的車企,正在蠶食很多燃油車企的市場份額,那些轉型不利的車企,對于比亞迪,可以說恨得牙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