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大話西游》劇照。劇方供圖
至尊寶跟著唐僧師徒踏上西天取經之路。他吃著香蕉,凝望著夕陽武士和愛人在城墻上相擁,然后轉身離去,隨手扔掉了香蕉皮……這是周星馳主演的經典電影《大話西游》的結尾。
最近,由周星馳本人出品的短劇,在多年后“續寫”了電影結尾。當唐僧師徒四人漸行漸遠,此時有一個人踩到香蕉皮,滑倒了。這個人是至尊寶的弟弟,至尊玉。
在電影《大話西游》中,至尊寶說自己有個弟弟叫“至尊玉”。24集橫屏短劇《大話大話西游》作為電影的衍生之作,圍繞“至尊玉”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小木匠至尊玉假借“孫悟空轉世”的身份,與女主角月光踏上了尋找齊天大圣的神奇之旅。他倆一路行俠仗義,月光對至尊玉的信任日益增長,他卻難以面對自己撒下的謊言。
除了周星馳擔任出品人,《大話大話西游》的主創名單也頗讓人驚喜:監制兼主演蔣龍,導演王建華、松天碩,編劇六獸、單新康,演員付航、詹鑫、蔣詩萌、呂嚴等。這些主創都是因參加《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喜人奇妙夜》《喜劇之王單口季》而人氣極高的“喜劇人”。
當“喜劇之王”周星馳聯手新生代“喜劇人”,共創一部經典老片的番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明知自己不是孫悟空,也愿意勇敢面對大妖怪
蔣龍告訴記者,《大話大話西游》項目起源于周星馳對短劇的關注。
“我們去香港跟星爺聊電視劇《喜劇之王》的事情,那天他突然說要做短劇,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我很詫異,當時短劇還不像今年發展得這么蓬勃,星爺怎么會傾向做短劇?”蔣龍說。
蔣龍等人找了很多故事,最終提出了要做《大話西游》衍生短劇。在周星馳發起的微短劇“九五二七劇場”,要做《大話西游》這么經典的電影IP,蔣龍說,“星爺其實對此有一些緊張”,而主創的心情更是“害怕的”。但是,“牛都吹出去了,只能往下干”。
編劇六獸說,他們最初只是“大膽提了一下,沒覺得這事能成”。致敬經典、創作番外故事,對經典進行解構和改編,既要和原作產生連接,又要觸達今天觀眾的內心。
在六獸看來,《大話西游》是一個非常好的喜劇模型。“我們要講述小人物的故事,既然原片已經變成一個大IP了,小人物已變成大人物,我們能不能在這個很有魅力的世界里再找一個小人物出來?”
在電影《大話西游》中不經意出現的名字“至尊玉”,成為《大話大話西游》的主角。
導演王建華說,在《大話大話西游》里,至尊玉誤以為自己是孫悟空的轉世,之后開始行俠仗義、干好事,后來發現自己不是孫悟空,又開始逃避、焦慮。最后,這個小人物明知自己不是孫悟空,也愿意非常勇敢地面對大妖怪。
周星馳團隊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星爺不打電話,就是好消息。如果讓蔣龍打給他,那一定是又想改什么內容了。”
“隔空”想象那個時代,一群人完成一件美好的事
在今年夏天的綜藝《喜人奇妙夜》,導演王建華、松天碩打造過一個改編自《西游記》的節目《八十一難》,松天碩飾演孫悟空,王建華則飾演歷經十世輪回才取經成功的唐僧。從電影《大話西游》開始,改編“西游”IP就一直是創作的熱門選題,且頻出佳作。
“人人都是孫悟空”的概念,也是微短劇《大話大話西游》的精神內核。孫悟空是很多人童年認識的第一個大英雄,他也有自己的郁悶和不如意。比起《西游記》,電影《大話西游》講了不一樣的孫悟空故事;而這次主創想用新興的短劇形式,嘗試作一次更契合當下時代的表達。
松天碩說,他們并不是以IP夠火為前提去改編,而是這個作品對自己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希望再去打動更多人。
松天碩說過的一句話,讓六獸印象深刻——“如果我們聊孫悟空,不講反抗命運,那何必是孫悟空?”
六獸笑言,之所以一直“抱著孫悟空的大腿不放”,是因為這個角色承載了一群人從小就產生的“傻乎乎的英雄情結和反抗命運的熱血感”。刷短劇時,觀眾會驀然看到他們記憶里的面孔:至尊寶、牛魔王、黑山老妖、春十三娘……原片素材與新故事無縫銜接,與番外故事相互呼應。
這部短劇又給觀眾提供了一些致敬經典的“彩蛋”。例如至尊玉和月光(張天愛飾)的故事,解釋了“月光寶盒”是如何誕生的。
六獸說,大家都是看《大話西游》成長起來的。“我們在最年輕、審美定型的時期看到這部片子,對電影有感情。”
蔣龍提到,劇組有一個群叫“被騙來的大話巨星群”,群里有36個人,都是被他們“騙”來參與創作的好朋友。
例如在第二集亮相的喜劇演員王皓,那天原本是帶著奶茶來探班的,沒想到現場被劇組“按下開始化妝”,直接客串表演,“半夜才放走”。
蔣龍感慨,實際拍攝的14天里,他們每天都擔心拍不完。“關關難過關關過,大家一起挺過來了。”
《大話大話西游》殺青那天,周星馳打電話祝賀,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