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私家車開上幾年時間就想更換新車的中年人,你還是沒有理解私家車的屬性。私家車的屬性是長期耐用品,而不是你眼中的消費品,如果你把私家車開不到至少15年,就要更換私家車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是48歲的陳先生的觀點。
老司機一句話點破真相
陳先生對著想換車的朋友說:"你開5年就換車?車又不是手機!"他開過100多萬公里車,自己那輛國產車用了16年,發動機照樣嗷嗷叫。車不是穿衣服,今天流行大屏幕、明天流行全景天窗,開車的本質是把人安全送到目的地。
三個扎心事實
1. 賣車最虧錢的時間:新車頭三年掉價最狠,每年要虧掉車價15%。朋友那輛開5年的車,現在賣出去只能拿回一半錢。陳先生算過賬:你開滿15年,相當于每天只花十幾塊租車,比打車便宜多了。
2. 國外司機更會過日子:美國人平均開11.8年才換車,日本人能開到12年以上。陳先生親眼見過德國老爺車,車齡比車主兒子還大,照樣滿街跑。他說:"不是外國車質量好,是人家知道車就是個鐵皮代步工具"。
3. 花哨配置都是坑:自動泊車、座椅加熱這些功能,很多人開到報廢都沒用過。陳先生拍著方向盤說:"當年我的車就收音機和空調,現在不照樣開?那些大屏幕開車時根本不敢看,純屬擺設"。
保養比換車更重要
陳先生的車能開40多萬公里,秘訣就六個字:按時換油換胎。他每5000公里換次機油,輪胎磨到警戒線馬上換新。朋友問他修車費貴不貴,他笑了:"16年修車錢加起來,還沒你換車虧的錢多"。
現在知道為啥窮了吧
陳先生說,車開15年省下的錢,夠給孩子存大學學費。他見過太多人貸款買新車,結果背上三年車貸,最后車還賣不上價。"車越新越燒錢,保險貴、保養貴、剮蹭了心疼。舊車隨便停路邊,省心又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