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后,攬勝極光因獨特英倫設計被追捧為“煤老板專屬座駕”,加價20萬一車難求,終端價一度突破60萬元。
十年后的今天,路虎官宣,旗下車型攬勝極光L限時官降。具體來看:
基礎版(SE馭光尊耀版)從42.98萬降至23.98萬,直降19萬;
高配版(HSE凝光限定版)從47.58萬跌至26.98萬,差價20.6萬。
降幅高達44%-48%,創下2025年豪華車單次官降紀錄,甚至疊加貸款補貼后門檻進一步下探至21萬級。官方在宣傳中甚至打出“你的第一臺攬勝”的口號,這是要和造車新勢力們爭搶年輕用戶。
雖然路虎早就有了“七折虎”的名頭,但這波降價堪比高空跳傘,跳出去了發現沒帶降落傘。
這一反差背后,是路虎從“成功男人標配”到“7折虎”標簽的徹底淪落,也是傳統豪車價格體系崩塌后的無奈之舉。
2025年1-7月,攬勝極光單月銷量均低于800臺,上半年同比暴跌30%;奇瑞捷豹路虎整體月銷量僅千輛左右,產能利用率不足10%。
去年捷豹路虎庫存系數最高是一度達到2.55(行業健康水平為0.8-1.2),成為庫存系數最高的品牌之一。
經銷商也是有苦說不出。車賣不出去,經銷商就掙不了錢。全國30%的捷豹路虎4S店已經虧到關店跑路,剩下的也在硬扛。
價格血崩的背后是合資工廠的巨虧,去年虧了1870萬美元,生產線快撐不住了。所以今年捷豹路虎宣布旗下多款車型將退出中國市場,路虎方面,攬勝極光和都將在2025年底退出中國市場。
這一輪降價,基本上就是攬勝極光的最后清庫,也是用戶最后一次撿漏的機會。
從煤老板的最愛,中年男人的夢想,走下神壇,這十年可以說是路虎“擺爛”的十年。
路虎的質量問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2015年央視3·15晚會點名它的變速箱“隨時可能趴窩”。在這之后的2018-2023年,整整六年路虎都穩坐中國豪華車投訴榜前三名,在J.D.Power多年來推出的新車可靠性排行榜,路虎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
也許這些質量問題,對喜歡折騰車的歐洲用戶來說,會覺得無所謂。但在中國用戶看來,我花大幾十萬買臺豪華車,是為了享受而不是折騰,“修不好的路虎是消費者對這個豪華品牌最大的諷刺。”
更諷刺的是,路虎好像從來沒打算反省這些問題,大有一副“我就這樣,愛買不買”的嘴臉。每逢賣不動的時候,連營銷都懶得動作,直接就打降價牌。久而久之,品牌溢價被揮霍精光。
不幸的是,國產新能源的強勢崛起,加速了路虎的沉淪。
國產新能源車憑借更大的空間、更智能化的體驗和更低的價格,把BBA都逼到了懸崖邊,更何況是路虎等二線豪華品牌。
特別是最近兩年,各種致敬路虎的車型肆無忌憚的層出不窮:杭州灣攬勝、坪山大路虎、大灣區攬勝……而正牌的路虎本家,卻拿不出一款能夠跟上新能源趨勢的產品。
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與BBA、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相比,路虎是真沒啥電動化技術的家底。
沒有質量口碑、沒有電動技術、沒有價格底氣,這場敗局早已注定。
隨著這一輪降價清庫結束,攬勝極光和發現神行退出市場后,路虎這個“大聰明”,把中國市場的希望寄托在與奇瑞合作的“Freelander神行者”上。
Freelander神行者的意義,美其名曰“中國制造+中國成本”戰略,本質上是授權一個子品牌名字給奇瑞用,繼續維持路虎的品牌光環,用的是奇瑞的電動化平臺和技術,套個路虎家族設計的殼子。
Freelander神行者若在中國市場試驗成功,路虎不費力的坐享中國新能源的紅利,還可以順勢出口海外,繼續賺得盆滿缽滿,成為傳統豪華品牌轉型的經典范本。
若失敗,也不影響路虎主品牌的聲譽,路虎已經完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就留著進口攬勝和衛士維持在中國高端市場的面子。
只是,現在還有多少人信任路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