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端電車這一塊,還是李斌有想法。
提前布局的換電模式,在多年以后為樂道L90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還是那句話,換電站的含金量,還在提升。
一前一后上市的兩款車型,理想i8在遭受了巨大的輿論危機、鎖單量不及預期之后,做出了“砍掉Pro、Max打9折賣”的緊急調整。
直接說明了理想i8首秀的失敗。
L90則完全不同,上一周實際銷量接近2000臺,細分市場排名第三,僅次于AITO M8、AITO M9兩款車型。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的成績非常優秀。
一個是,樂道L90是全新車,沒有任何歷史沉淀、沒有用戶口碑支撐。
另一個,高端純電市場的容量本身就小,即便是M8、M9,也是靠著絕對的增程產品走量。
現階段,沒有幾臺大尺寸的純電SUV能真正走量,原因很簡單,用戶不接受!在PHEV、REEV以及油車的來回沖擊下,純電SUV想要在高端、大尺寸板塊站住腳,太難了。
即便是強如理想的i8,終端反饋也不好。
問題來了,為什么樂道L90能成功?
因為價格優勢算是直接拉滿了,26.58萬的起售價,對應的是接近5米2的尺寸、三排多人座位布局、6秒以內的加速、85度電池包。
樂道L90這臺車我還真仔細看了,用料、做工、工藝、配置表現基本上和蔚來拉平了。我的主觀來看,它的豪華感達到了蔚來的標準。所以說這臺車在純電市場中,很有競爭力。
都說沒有對比沒有傷害,理想i8的33萬左右定價在樂道L90面前,簡直充滿了溢價。
對于很多人來說,買蔚來/樂道是沒有太多焦慮的,即便它是純電車型,前兩天李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蔚來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了超8100座充換電站。
其中,換電站3400+座、高速換電站1000+,幾乎所有的高速公路都有覆蓋,這是巨大的資金投入,換電站模式的優勢非常簡單。
1、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幾分鐘可以得到一塊幾乎滿電的電池,和加油一樣的速度,至少在市區、短途、長途使用過程中,沒有焦慮。
在采訪時也有人提到,樂道L90會不會出60kWh版本,也就是所謂的“短續航”,因為很多人日常出行不需要太大的電池包,他們看中的就是樂道L90的大尺寸和舒適度。
加上本身蔚來就豐富的換電站網絡,很多地區的消費者不存在續航焦慮。
2、有換電站,提供了另一種商業模式,就是Baas購車策略,就是“只買車殼、不買電池包”,大大降低了購車成本。
比如說L90的Baas版本價格甚至不足18萬,如果帶上置換補貼,16萬多就能買到了。
有人說這是“殼子車”,這種說法根本不重要!“殼子車”有“殼子車”的好處,直接好處就是將購買成本拉低到了18萬級,這幾乎是理想i8的一半價格。
每個月幾百塊錢的租電成本,也不是掏不起,每個月定期劃扣就行了,不會給更多消費者帶來直接消費壓力。
另外,購買價格低就意味著后期的折損幅度小,18萬買的車,再怎么虧也虧不到哪里去,但如果30多萬買臺車,購買基數大帶來的就是折損幅度大、風險大。
3、用戶可以將“電池包衰減成本”,甩給蔚來。
買Baas版本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電池健康度問題,電池包后期的健康度下降之后,續航縮短都是最小的問題。
充電速度降低、放電能力減弱、內阻增大帶來的熱失控風險也是成倍增長。
這些問題在你買的Baas版本上一個都不存在,只需要換電就行了,你只需要為“車殼”買單就行了,電池包的所有風險還給蔚來。
這種模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優勢也越來越充足,所以我說蔚來換電站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樂道L90也是踩中了換電站的能量體系,快速成長。
退一步來看,樂道L90的定價模式,直接給預算十幾萬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上升到新高度的消費機會,整個市場中沒有一家車企能提供20萬以內、大尺寸、豪華產品。
但樂道可以,所以用戶既抓住的是性價比優勢,也是樂道出色的用料、蔚來換電站的體系價值,這些產品點集中投射在同一臺車上,必然會走紅。
當然,樂道L90的走紅很難被復制,因為如此龐大的換電站體系,已經成為了蔚來發展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