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防爆演習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現場布置得極為逼真,警戒線拉起,各種“道具”一應俱全,參演人員都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角色當中。其中有一名男子,他的任務是扮演劫匪,在演習設定的場景里“為非作歹”。
大爺的誤判與行動
大爺或許正悠閑地散著步,突然被眼前這“激烈”的場景所吸引。他看到那“劫匪”張牙舞爪,而周圍群眾又像是驚恐萬分(實則是按照演習劇本在表演),基于他對正義的堅守和對危險的本能反應,未作多想便沖上前去。在大爺心中,這就是真實的犯罪場景,他不能坐視不管。其果敢的行動,一方面彰顯了他內心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演習與真實場景界限模糊時可能產生的問題。他以自己的方式介入,打亂了原本演習的節奏,可這能全怪他嗎?演習組織者是否應提前考慮到可能被外人誤認的情況并加以防范呢?
背后的社會現象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