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據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官網顯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汽車集團”)擬出售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50%股權,掛牌起止日期為8月18日至9月12日,目前項目處于預掛牌階段,轉讓底價待定。截至發稿前,該項目圍觀數為642名。
此前,有媒體報道,廣汽本田將收購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因為廣汽本田的部分發動機是由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供應的,這就導致發動機的成本總比東風本田的車型高出一截,并且兩家公司的利益不一致,帶來諸多不利。
據公告內容顯示,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注冊地為廣州市黃埔區橫沙廣本路111號,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均為12158.351700美元,法定代表人為崔志鋒,是一家以從事汽車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經營范圍為汽車零部件以及配件制造(含汽車發動機制造),共有827名職工。財務方面,公告顯示,2024年度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為95.66億元,凈利潤約為-2.28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為38.07億元,凈利潤扭虧為盈,為3.71億元。
目前該公司由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計3家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0%、40%、10%。也就是說,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最大股東,如果其出售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50%股權,意味著轉讓完成后其將完全退出該公司。
截至發稿前,暫不清楚東風汽車集團擬出售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50%股權的原因,東風汽車集團以及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均未對上述消息作出回應。業內人士認為,東風集團擬出售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股權的原因或是為了優化和調整燃油車資產結構,從而加速新能源轉型。
目前,東風汽車集團通過與眾多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的合資合作,打造了東風有限、東風本田、神龍汽車等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則包括東風乘用車、猛士科技、東風嵐圖、東風柳汽等。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東風汽車集團累計銷量為82.39萬輛,同比下滑14.7%。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20.44萬輛,同比增長33.0%。
細分品牌中,上半年東風日產(含東風英菲尼迪、啟辰)累計銷量為25.28萬輛,同比下滑23.5%;另一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本田累計銷量為14.90萬輛,同比下滑37.4%。除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兩大合資品牌之外,另一合資品牌神龍汽車銷量也難言理想,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70萬輛,同比下滑28.3%。
自主品牌方面,上半年東風柳汽累計銷量為5.27萬輛,同比下滑15.1%;自主板塊東風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0.48萬輛,同比增長23.0%;嵐圖汽車累計銷量為5.61萬輛,同比增長84.8%。
由于合資品牌銷量不景氣也直接拖累了東風汽車集團整體的業績表現。8月7日,東風汽車集團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2025年上半年,東風汽車集團歸母凈利潤預計為0.3億元至0.7億元,同比下滑90%至95%。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東風汽車集團表示,主要原因是合資非豪華品牌市場持續下探,導致合資乘用車業務銷量和利潤大幅下降。此外,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在自主事業領域的研發、品牌建設、渠道建設和市場營銷方面投入加大。
如今汽車行業也是日新月異,在今天的新能源時代,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國產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新能源轉型的大勢之下,消費者購車觀念開始發生轉變,導致過往占據市場前列的頭部合資品牌市場受到嚴重擠壓,尤其是日系合資車的市場紅利已逐漸消退,而包括東風汽車集團在內的傳統汽車品牌正面臨這一處境。對于東風汽車集團而言,其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領域仍有很多可以提升和發揮的空間,這或也是東風汽車集團未來銷量增長的新增長點。面對2025年肉眼可見的廝殺,“如何更快速地發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實現銷量回升和市場地位的提升”是東風汽車集團接下來的最緊迫的課題以及頭等要務。曝東風集團出售東風本田發動機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