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首發搭載“恒星”超級增程的新一代智己LS6開啟預售;8月19日,廣汽全新“星源增程”技術將正式發布,并同步上市交付昊鉑HL增程版。短短幾天之內,智己、昊鉑這兩個曾經的“大廠純電品牌”先后改弦易轍,轉為“腳踏純電+增程兩條船”。
是“純電陣營”真的不行了?又或者“增程爆火”的背后其實另有玄機?接下來,圈哥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究一番——
智己、昊鉑前后腳“叛離”
8月1日,距新一代智己LS6開啟預售尚有兩周時間,廠方就為上汽自研的超級增程技術——“恒星”單獨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并由此宣告正式進軍增程市場。通過采用行業最大的“66kWh+800V增程電池方案”,其CLTC純電/綜合續航里程分別可達450km/1500km。
再看昊鉑HL增程版,其實在今年4月就已上市并公布價格。這一次,隨著廣汽集團正式發布全新“星源增程”技術,該車也將同步上市交付。作為一款大型新能源SUV,昊鉑HL增程版搭載寧德時代60kWh三元鋰5C大電池,純電/綜合續航里程分別達350km/100km。
回想2021年1月,定位“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的智己于中美英三國同步發布,至今也不過四年半時間。再看昊鉑,本就是定位“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廣汽埃安旗下之高端子品牌,雖說增程車本質上也屬于“電動”一脈,但它顯然并不在廠方最初的計劃中。
小鵬、極氪早已“腳底抹油”
要說“見風使舵”的速度,智己和昊鉑其實已是“后知后覺”。作為“新勢力”中曾經頗為堅定的“純電派”,小鵬汽車在2024年11月發布的“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中就包括了“靜音増程器”,綜合續航里程超1400km,首發搭載車型X9增程版已在工信部申報。
再看極氪:曾幾何時,它也以“高端智能純電品牌”作為自我標榜。然而,隨著采用“超級電混技術”的極氪9X于今年3月首次公開,其“純電品牌”歷史亦畫上句號。與小鵬、智己、昊鉑的“増程式電動車”相比,極氪9X的插混路線更可謂是完全換了“賽道”。
幾番“裂變”之后,數年前還“兵多將廣”的“純電陣營”已經日漸凋零。細數當下在國內車市具備足夠影響力的“大廠”,中國品牌似乎只有蔚來仍在選擇堅守——畢竟,換電模式已經讓其“深度套牢”。聊以自慰者,就是還有個足夠大牌的特斯拉可為其“背書”。
“增程爆火”背后有玄機?
曾經的“終極答案”,如今卻似乎“眾叛親離”,原因何在?實際上,純電車型在整體滲透率方面并未輸人。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其今年1-7月累計零售銷量已達393.5萬輛,同比增長35.2%;再看增程車型,累計零售銷量僅為64.6萬輛,同比增幅亦不過12.1%。
既然純電車型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增程車型的6倍有余,為何還有如此之多的“大廠”紛紛選擇“腳踏兩條船”?進一步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前面提到的智己LS6、昊鉑HL、小鵬X9和極氪9X都是清一色的中大型/大型SUV或MPV——顯然,“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綜合目前國內車市的走勢來看,選擇增程動力的產品正明顯出現大型化、高端化趨勢。與之對應,其潛在消費群體也因相關車型之整體定位與特性而有著更為明顯的“里程焦慮”——問界M9增程版與純電版曾經達到15:1、甚至更高的銷量占比,無疑就是最好例證。
增程車型的大型化和高端化,顯然也意味著相關產品的高價格與高利潤。或許,這也正是諸多曾經的“純電品牌”選擇改弦易轍、并對其趨之若鶩的一大原因。
只不過,當曾經的“增程開拓者”理想汽車都開始面臨銷量同比下滑局面時,留給那些“趨利后來者”的市場空間又還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