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領克并入極氪科技,再到極氪科技重歸吉利汽車,吉利的整合速度之快讓人有些猝不及防。
高管們取消出差計劃的時候,吉利內部正在經歷一場大地震。安聰慧在最后一次獨立財報會上說:“我也是看公告才知道合并消息。”這話聽著像甩鍋,但明眼人都懂——這場整合早就有預謀,連高管層都被蒙在鼓里。

李書福這次動真格了。他把空置四年的首席技術官位置給了沈源,又把安聰慧調去當董事長。這倆人就像兩把快刀,專門來砍掉吉利內部的重復浪費。最狠的是輔助駕駛部門,原來五個團隊各干各的,領克和極氪居然同時開發同款L3系統,這錢燒得讓人心疼。

吉利現在搞集中化管理是真拼了。座艙研發只留極氪團隊,其他品牌全部合并;電池業務把金磚和神盾硬捏成一塊,連供應商都換成自家控股的公司。最絕的是連高管行程都能臨時取消,可見李書福這次要快刀斬亂麻的決心。

省錢的算盤打得響

以前吉利搞“多生孩子好打架”,現在發現養孩子太費錢。桂生悅說“市場不給容錯空間”不是嚇唬人,看看他們怎么收拾爛攤子:智駕硬件讓路特斯和極氪共用,電池采購統一平臺,連APP都五合一。這些動作看著瑣碎,算下來每年能省好幾個小目標。

比亞迪也在跟風搞整合。五大研究院砍成三個,連騰勢Z這種高端車都從方程豹手里搶過來做。最逗的是他們的APP合并,現在車主不用來回切換五個軟件了,這點改動看著小,但用戶體驗直接拉滿。

這場整合大戰有看頭

吉利一季度賺了56.7億,銷量沖上70萬輛,數據確實漂亮。但跟比亞迪的91億凈利潤比還是差點意思。現在大家都在收縮戰線,吉利拿著攢下來的錢,明顯要憋個大招。
其他車企也沒閑著。上汽把零部件企業拆成“上下半身”管理,廣汽把研究院大卸三塊,連蔚來都把新品牌收編回總部。這場面就像菜市場搶特價菜,誰動作慢誰吃虧。
看著吉利這波操作,突然明白為啥要急著整合了。現在電動車市場就像馬拉松跑到最后五公里,前面亂沖亂撞的選手開始掉隊,能穩住節奏、保存體力的才有機會沖刺。吉利把散兵游勇收編成正規軍,這步棋走得險,但說不定真能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