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3日“開幕大會:改革創新再深化 ‘十五五’汽車產業政策與愿景展望”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安鐵成致辭。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安鐵成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碩果盈枝,在這滿載收獲與希望的時節,我們相聚天津濱海新區,共同召開第二十一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作為陪伴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二十一載風雨歷程的高端智庫平臺,本屆論壇既是對過往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的謀劃。在此,我代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及各主辦方,向出席本屆論壇的各位領導、嘉賓、行業同仁及新聞媒體朋友們,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篇布局的關鍵一年,是我國汽車產業深化新舊動能轉換、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領域技術融合的“超級載體”,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不僅是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更是推動我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戰略轉型的關鍵抓手,肩負著支撐實體經濟升級、融入全球產業體系的重要使命。
回顧過去一年,我國汽車產業延續領跑全球的態勢,交出了亮眼答卷。
一是規模持續領跑全球,綜合實力全面增強。2025年1-8月,我國汽車產銷實現“量質齊升”,產銷分別完成2105.1萬輛和2112.8萬輛,同比增長12.7%和12.6%,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汽車作為核心增長極,銷量突破960萬輛,同比增長36.7%;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68.8%,民族品牌競爭力持續提升;汽車出口429.2萬輛,持續位居全球汽車出口首位,國際化步伐全面提速。
二是技術創新加速突破,核心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競爭加速從“成本優勢”轉向“創新引領”,為汽車先進技術應用和質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混合固液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顯著提升;兆瓦級超充技術落地提速;AI大模型加速上車,上半年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乘用車新車占比提升到62.1%,技術平權驅動生態重構和產業躍遷。
三是產業生態持續完善,發展優勢不斷鞏固。我國主要汽車產業集群關鍵零部件“供應圈”正在逐步成型,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已形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網絡。“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加快建設,有效化解縣域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補能痛點;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逐步規范汽車后市場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逐步規范化發展;國際化發展模式升級,海外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建設加速,從產品出口向“生態出海”轉變。
回顧“十四五”,我國汽車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由大到強的轉變,但面臨復雜多變的新形勢,產業發展仍存在諸多新挑戰。一是車規級高端芯片等技術存在攻關瓶頸,核心領域“卡脖子”風險未完全消除;二是智能網聯汽車進入產業加速布局的商業化前期階段,但規模化應用和車路云協同能力仍待突破;三是國際新型貿易壁壘正在形成,汽車國際化布局遭遇阻力。站在新起點,盡管困難和挑戰很多,優勢和機遇也在蓄勢積累,為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本屆泰達汽車論壇以“增動能 啟新篇 向全球”為年度主題,在更廣范圍內匯聚汽車產業及跨產業智慧力量,共謀技術創新發展新動能、共話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篇章、共促全球汽車產業發展新未來。
面向2025年及“十五五”時期的新任務,結合當前行業發展形勢,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鍛造汽車新質生產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把握好“兩重”“兩新”戰略機遇,圍繞車載高端芯片、新一代能源動力體系、新型底盤架構等重點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力未來汽車前沿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在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使用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深度應用,以汽車為載體推進底層研究和源頭創新,帶動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等技術協同突破,破解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實現汽車技術的迭代革新和跨越式發展,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二是平穩推動汽車新舊動能轉換,夯實智能網聯發展基礎,構建產業發展新篇章。堅持“做優增量”與“盤活存量”雙輪驅動,通過技術改造、供應鏈重塑等推動傳統燃油車低碳化轉型,加快推進汽車稅制改革,逐步健全新能源汽車普及背景下的汽車稅收政策體系;推動人工智能與智能座艙、智能感知、智能決策深度融合,提升車輛輔助駕駛水平,加快L3級及以上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應用;健全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法規體系,以標準化為紐帶,加速前沿技術成果轉化,探索智能網聯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融合發展路徑,為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深化國際化合作水平,促進產業全球化布局進程,塑造產業增效新未來。加強汽車產業國際化研究,精準應對國際環境,為我國汽車企業海外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主動參與全球治理與國際標準制定,在智能網聯、碳減排等領域提出“中國方案”,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實現等效互認,降低出口認證成本,提升我國在全球汽車治理中的貢獻度;優化國際合作布局,支持頭部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與制造基地,通過“技術授權+聯合研發”模式向海外輸出創新技術,深度融入當地創新生態,構建全球創新網絡,實現“本地化生產、本地化研發、本地化服務”。
各位嘉賓,作為中央企業與行業“國家隊”,中汽中心始終堅守“引領汽車行業進步、支撐汽車強國建設”的使命。面對新階段、新挑戰,我們將重點強化三方面服務支撐:一是深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圍繞車規級芯片、固態電池等領域搭建攻關平臺,推進技術驗證與成果轉化;二是發揮行業標準引領作用,加快推動汽車智能網聯、綠色低碳等領域標準制定,促進國際標準協同,推動汽車領域重要技術標準國內國際共同研究和創新融合;三是完善汽車全價值鏈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智庫支撐、技術供給、應用賦能、消費引導等能力,更好支撐汽車強國建設。
二十一載風雨同舟,二十一載初心不改。本屆泰達汽車論壇設置3場全體會議、6場生態專場、8場專題論壇,聚焦硬科技攻關、“十五五”政策、全球化布局等關鍵議題,開展務實交流,發布系列智庫成果,期待各位嘉賓暢所欲言、凝聚共識。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到來!預祝本屆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