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車的游戲,普通人永遠只是看客。雷克薩斯ES高調宣布進軍歐洲市場,要挑戰BBA三巨頭,新聞稿里那些"動感溜背"、"17揚聲器音響"、"竹紋內飾"看得人眼花繚亂??烧l還記得,就在上個月,德國一個單親媽媽因為加不起油,把開了十年的老高爾夫停在車庫,每天騎自行車接送孩子上學?
這世界就是這么割裂。一邊是車企在炫耀他們又給真皮座椅增加了什么新花紋,一邊是加油站里普通工薪族盯著跳動的油價數字手心冒汗。雷克薩斯說全新ES軸距增加了80毫米,可曾想過歐洲那些住在15平米公寓里的年輕人,連多買張折疊椅都要精打細算?
最諷刺的是那些環保口號。純電版ES號稱續航530公里,但7萬歐元起的售價直接把環保變成了奢侈品。就像有機超市里8歐元一公斤的西紅柿,本質上是在說:窮人不配環保。雷克薩斯歐洲副總裁接受采訪時說"我們要重新定義豪華",可豪華的定義權什么時候輪到普通人參與了?
記得去年巴黎車展,有個穿著褪色工裝褲的老工人站在奔馳展臺外張望,保安三次請他離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謂汽車工業的進步,不過是給金字塔尖的人多造幾個玩具。當雷克薩斯炫耀他們的"隱藏式觸摸開關"時,歐洲仍有數百萬人在為下個月的房租發愁。
汽車媒體都在熱議ES的混動系統熱效率提升了多少,卻沒人問:為什么城市公交系統二十年如一日地破舊?當車企在研發自動泊車時,為什么殘障人士找個專用停車位仍要繞停車場三圈?這哪里是技術競賽,分明是場精心設計的階級表演。
更可悲的是我們居然習慣了這種割裂。社交媒體上,年輕人對著豪車照片點贊,就像中世紀農民仰望領主的城堡。區別只是領主用高墻劃分階級,現代人用價格標簽。雷克薩斯說新車"靜謐性提升",是啊,金錢的隔音效果一向很好。
或許某天我們會醒悟:當一輛車的價格抵得上普通人十年收入時,再多的科技配置都是殘忍的玩笑。就像在饑荒年代炫耀滿漢全席,在寒夜里顯擺貂皮大衣。真正的文明不該是讓少數人登上云端,而是確保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行走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