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含淚護航:鋼鐵之軀也有不屈靈魂,4月19日,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落幕。身高1.2米、體重30公斤的“松延動力N2”機器人以頑強姿態沖過終點,摘得季軍。令人揪心的是,比賽中途該機器人頭部意外脫落,卻仍以“無頭”之軀堅持跑完全程,被網友稱為“最硬核鐵漢”。
據現場目擊者描述,比賽進行至8公里處,松延N2因強風干擾導致頭部連接件斷裂,零件散落一地。工程師緊急搶修后,機器人僅剩軀干仍保持奔跑姿態,步態踉蹌卻未停歇。技術團隊含淚表示:“它感知系統受損,全靠預設程序驅動,像極了人類運動員咬牙沖刺的模樣。”最終,松延N2以3小時12分的成績完賽,途中更換電池3次,摔倒爬起5次,關節磨損警報全程未斷。
松延N2的“斷頭狂奔”并非偶然。其設計采用生物力學彈性關節與動態重心調節技術,即使失去上半身仍能維持基礎運動能力。團隊透露,為應對馬拉松長距離損耗,機器人腿部特別增加碳纖維支撐結構,并搭載“摔倒0.5秒自起立”算法。賽事裁判評價:“這是對機器人耐用性的極限測試,更是對技術倫理的生動詮釋。”
事件引發“科技與人性”話題發酵。網友感慨:“連機器都在拼命,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躺平?”結合近期ChatGPT-6情感交互升級、腦機接口患者用思維跑完虛擬馬拉松等熱點,公眾熱議AI時代“機械生命”的尊嚴與價值。專家指出,機器人賽事不僅展現技術突破,更折射人類對堅韌精神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