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瀾滄江上的糯扎渡水電廠,5G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無人巡檢,大大提升了電廠運行效率;在西南邊陲的景邁山,5G網絡即將讓直升機觀光等成為可能,當地“低空+文旅”資源價值日漸凸顯;在西雙版納的傳統傣族村寨,5G、AI、FTTR等技術融合應用,讓健康監測、直播助農不再是難題。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跟隨中國移動“移起向新”采訪團來到云南,探訪當地的數字化應用實踐。總的來看,5G商用5年多以來,應用規模、覆蓋領域不斷走向深入,同時,隨著AI、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的興起與普及,一幅新的數字化圖景正在千行百業徐徐鋪開。
5G專網賦能智慧電廠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是瀾滄江中下游河段梯級規劃“兩庫八級”的第五級電站,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二五”規劃、“西電東送”“云電外送”戰略的關鍵性工程。
“在智慧電廠的建設藍圖中,數字底座是核心支撐。糯扎渡水電廠5G專網建設項目歷經多次實地調研與數字模擬測試,精心打造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方案包括深度與廣度兼具的5G專網,以及智慧電廠中心超融合平臺的中臺能力中心。
通過集成電廠內生產與管理運維信息,將通信資源監控、智能單兵運維、無人機與機器人巡檢、可視化安防管控、電子圍欄、UWB定位、全域數據采集等多樣化應用與平臺深度結合,有效推動了糯扎渡電廠數字化建設進程。
記者注意到,通過多種多樣的應用實施,電廠智能化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以5G+機器人巡檢系統為例,借助5G網絡與搭載高清攝像頭的機器人,按預設路線對二次設備進行定期巡檢。機器人在復雜的生產區域內靈活移動,實時采集現場高清視頻圖像,并通過5G網絡快速回傳至調度控制中心。這一系統全面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及時排除隱患,有力確保了電廠設備控制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無人自動化巡檢在破解電站壩體、邊坡及輸電線路巡檢難題方面同樣大展身手。上述負責人介紹,將無人機配備先進的任務識別系統,可以對大壩、近壩水域、進水口等關鍵區域進行安全巡視檢查,精準及時發現缺陷,并通過系統聯動及時發出預警告警。通過在目標區域合理部署機庫,實現水電站的無縫覆蓋,形成全自動巡視系統。
據悉,借助5G專網,無人機巡檢視頻實時回傳,不僅滿足了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巡檢需求,還突破了無人機在接入網絡、快速充電、遠程控制等方面的技術瓶頸,有效提升了巡檢效率和質量,彌補了傳統巡檢方式的不足。
智慧巡檢系統投入運行后,再借助攝像機(機器人、紅外線)與AI分析技術,巡檢效率大幅提升。“每條線路的巡檢時間從原來的2.0—3.5小時縮短至20—35分鐘,同時系統自動生成分析報告,及時通知運維人員處理異常情況,有效減少了設備故障風險,提高了設備運行可靠性。”上述負責人說道。
助推“低空+文旅”項目建設
近年來,云南省普洱市重點打造茶文化、發展茶產業。中國移動普洱公司配合小新寨茶園發展規劃,以信息化手段賦能茶園演進為智慧茶園,打造出了茶葉種植(一產)+茶葉加工生產(二產)+文旅服務(三產)產業融合智慧茶園。
據介紹,該項目以茶葉種植及加工為核心,依托5G網絡和先進的數字化科技,打造一二三產結合的智慧茶產業園區。通過智慧茶園管理平臺,整合資源,提升產業管理效率,可以實現農業種植精細化、茶產品加工標準化、酒店服務智能化。
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氣象站可以采集茶樹生長的土壤環境、氣象環境等參數,全天候進行茶樹生長情況監管,為優化種植提供數據依據。溯源平臺則能夠逐步打造全生命周期溯源體系,長期維護產品和企業基本信息,展示優質農產品品牌形象。此外,通過打造民族特色文化聚集區,茶墅里酒店,實現了中國移動網絡監控全面覆蓋,茶旅觸點。
在位于云南省西南邊陲的景邁山,記者了解到,這里的古茶林占地面積2.8萬畝,有古茶樹320余萬株,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低空+文旅”項目同樣在這里落地。
“5G網絡的全覆蓋讓茶農主播們輕松實現高清、超高清畫質直播。”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移動憑借5G技術,為景邁山的直播產業創造了絕佳條件,主播們可以在景邁山的各個角落開展直播,無論是在古老的村寨建筑中還是山間采茶勞作,都能為傳播景邁山的文化和美景打開了新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低空經濟也將在景邁山應用,5G網絡將同樣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例如,5G網絡助力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在景邁山的應用,使其可以高效地完成諸如古茶林巡查、拍攝全景風光等任務。此外,在直升機觀光等低空旅游項目中,游客可以邊體驗邊通過直播分享獨特感受,5G網絡保障了直播過程的順暢,吸引更多人對景邁山低空經濟項目進行發掘和投資。
“景邁山區域目前共有4G基站32個,5G基站26個,物聯網基站3個。”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景邁山區域當前無高負荷小區,主要問題為景區道路信號弱覆蓋及主要建筑區深度覆蓋不足。接下來,為完善景邁山區域4/5G信號基礎覆蓋,中國移動將協同鐵塔公司盡快完成已規劃站點的建設,全力助推景邁山“低空+文旅”項目建設。
打通光纖入戶最后一公里
5G、AI等數字化技術在改善社會民生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以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勐臘鎮曼崗納村為例,這里是一個典型的邊境村寨,為了保障村民的日常健康自診,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可以及時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2023年起,中國移動云南公司打造了“愛家健康”全流程問診服務平臺,通過5G網絡配備智能設備,將醫療服務延伸至每個家庭。
“愛家健康”全流程問診服務平臺操作簡單。在電視端,老人可直接電話或視頻享受在線咨詢醫生的便捷服務,還可連接血壓儀等醫療設備,實時監測健康狀況;在手機端,年輕人可以登錄同一個賬號,實時查看老人的身體情況。目前,曼崗納村超60%用戶使用愛家健康平臺,并保持活躍率8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診療的最后一公里。
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愛家健康”平臺依托AI、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集就醫問診,送藥到家、健康監測、健康檔案、慢病防治、健康資訊等為一體,可為用戶提供一套健康檔案、一個AI醫生、一套康養終端以及一系列康養服務。
按照規劃,中國將積極布局“未來健康”新興領域,依托移動愛家APP,以“AI健康管家+健康管理+健康資訊”大三角為核心,建立健康檔案。基于圖像識別、康養大模型能力,提供AI健康自查、報告解讀、用藥科普等功能。拉通“診前、診中、診后”產業生態,滿足用戶掛號、咨詢、購藥等需求。通過整合智能血壓計、健康手環等智能健康監測設備,讓健康管理得以融入家庭日常。
在同樣位于西雙版納的曼團村,記者了解到,千兆寬帶建設是中國移動推進“數字邊疆”工程的重要著力點。通過千兆寬帶部署,不僅提高了網絡速度,還為村寨的數字化教育、遠程工作、高清視頻會議等提供了堅實的網絡基礎,助力消除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一方面,聯防聯控系統助力當地旅游發展和公共治安;另一方面,通過愛家光網(FTTR)技術保障助農直播。
值得一提的是愛家光網(FTTR),過去,光纖只能到客廳,現在隱形光纖直接到房間,愛家光網通過主網關和從網關的聯合布局,讓每個房間信號滿分,不僅提升了上網體驗,還能支持更多設備的同時在線,滿足多場景的網絡覆蓋需求。
記者了解到,曼團村大部分村民都有橡膠林,但近幾年橡膠價格受影響波動比較大。現在,村民們依托中國移動云南公司愛家光網開展直播,向大家介紹為什么要在夜間割膠、看夜里燈火通明的火龍果地等,收獲了不少線上訂單。